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主題報導:黑心食品

主題報導
各位好,我是佳真!
我想要把這次的主題再明確的介定一下,

食品衛生包括的範圍很廣,不過這期的焦點是中國的黑心食品,

我學芳盈去維基百科上查:

黑心食品的定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黑心食品是指原材料有害人體,製作過程不合格,只以大量生產謀取暴利的食品;或以非法原料製成「高」品質食品。「黑心」一詞源自2000年代台灣《蘋果日報》指中國不斷出現之劣質食品。韓戰時期,中國也有資本家 (中國實行社會主義經濟是1955年以後的事)為志願軍提供黑心產品[。雖然說世界各國都有不肖商人生產黑心食品,但由於嚴重程度及(黑心食品)比例上的差異,目前中國製造已成為黑心產品代名詞,且其層出不窮的黑心產品亦引起了全球抵制中國產品的風潮,尤其在台灣及歐美國家甚至出現了以非中國製造標籤來提昇產品形象及安全性的做法[1]。


主題介紹中,我會介紹目前WHO在食品安全上的控管現況及不足的地方,以帶入各位撰寫的黑心食品相關報導之中。各位除了可介紹國內或國際上類似事件以外,也可以討論該國食品安全管制出現了什麼漏洞,黑心食品對該國的相關產業造成什麼打擊?(隨便講,臺灣進口某國鰻魚有污染,於是大家什麼鰻魚都不敢吃)這樣的心態該怎麼解決?諸如此類。總之,一定要以「黑心食品」為主,事件的描述為輔,多討論並解釋那些現象,可看性會比較高喔。

沒有留言: